温馨提示×

温馨提示×

您好,登录后才能下订单哦!

密码登录×
登录注册×
其他方式登录
点击 登录注册 即表示同意《亿速云用户服务条款》

EMC VMAX的架构难点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1-12-28 10:39:38 来源:亿速云 阅读:172 作者:柒染 栏目:大数据

这期内容当中小编将会给大家带来有关EMC VMAX的架构难点有哪些,文章内容丰富且以专业的角度为大家分析和叙述,阅读完这篇文章希望大家可以有所收获。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VMAX架构的两个问题,一个是40K宣称的带宽是如何算出来的?另外一个是到底VMAX引擎有没有和VNX共平台?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VMAX 40K datasheet上的规格有虚拟矩阵的带宽,这个带宽怎么算出来的?

今天网上查了一下,没有准确的说法,但有一个网友的分析好像比较详细。大家知道,VMAX采用Rapid IO交换技术标准互连。

2009年第一代VMAX采用的RAPID IO是老版本,速率是3.125Gb,而2012发布的VMAX是第二代,采用的RAPID IO新版本,带宽是6.25Gb。

40K有8个引擎,每个引擎有两个Director,每个Director就是一个计算机系统。

每个Director的内部架构如图所示。这个是基于VMAX第一代的原理图。没有找到VMAX第二代的原理图。

“鉴于VMAX 40K的虚拟矩阵接口数量是前者的两倍,信令速率是后者的两倍,因此引用的50GB/s的VM值只能表示RapidIO上8 x4车道上6.25 Gbaud的双向编码速率side.”

也就是说,40K的每个引擎50GB/s的带宽怎么算出来的,就是没有做8b/10b编码前,每个连接是6.25Gb,每个接口是x4 lanes接口连接到Rapio IO交换机,一个Director有4个端口,一个引擎有两个Director,那就是8个接口。因此,一个引擎连接到交换机的带宽是6.25Gb*4*8/8=25GB/s,这是单向的,如果双向,就是带宽为50GB/s。那么整个系统是8个引擎,因此40K的虚拟矩阵带宽就是400GB/s。原来很多人猜测EMC宣传这么高是把内存带宽算进去了,现在看来不是的。VMAX的全局内存带宽是24*8=192GB/s。但这个每个引擎50GB/s的双向带宽是没有进行8b/10b编码的原始带宽。

但为啥20K的引擎带宽不是25GB/s,而是24GB/s,该网友也搞不清楚,但他最少让我弄清楚40K的带宽是如何算出来的了。

大家知道,引擎内的流量是PCIE格式的,这些流量要在不同的引擎之间通讯,必须封装成RAPID IO格式。

虽然RAPID IO的封装效率比较高,但现在PCIE交换技术已经成熟,也支持光纤连接了,因此,下一代VMAX真的没有必要采用RAPID IO了,这对应我们民间的一句老话,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这是西瓜哥大胆预测VMAX要放弃Rapio IO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我这两天有看到一个官方的材料,EMC说VMAX的引擎采用的是DMX的部件构成的,具有DMX的基因。

我们前面分析说过,VMAX应该更多是利用中端存储CX/VNX平台来组成引擎,达到降成本的目的。你看EMC宣传VMAX的亮点也更多是从性价比来宣传的。

从EMC内部的一个引擎架构来看,两个Director自己采用了CMI-II互连。这个CMI就是大名鼎鼎的 CLARiiON Messaging Interface,这个在中端控制器中用来做两个控制器通讯用的,可以理解为点对点高速PCIE总线。

另外,我们也了解到,DMX原来采用POWER PC架构的,现在VMAX全部是INTEL芯片了。从这个分析,我认为VMAX的引擎共用的是VNX/CX的硬件平台多些,但后端的接口卡应该还是重新设计的,因为后端接口卡采用的还是FC-AL,没有采用VNX的SAS连接。

大家知道,CX老平台应该是采用PCIE 1.0,VNX采用的是PCIE 2.0。2009年VMAX推出的时候,中端还是CX系列,现在VMAX的10K和40K应该升级到VNX的平台,但不知道为什么20K还采用老平台?这个是否也是影响到20K引擎的带宽不是25GB/s而是24GB/s的原因?感觉不像,因为PCIE 1.0的带宽是2.5G,PICE 2.0的带宽是5G,差一倍呢。

上述就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EMC VMAX的架构难点有哪些了,如果刚好有类似的疑惑,不妨参照上述分析进行理解。如果想知道更多相关知识,欢迎关注亿速云行业资讯频道。

向AI问一下细节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系站长邮箱:is@yisu.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