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温馨提示×

您好,登录后才能下订单哦!

密码登录×
登录注册×
其他方式登录
点击 登录注册 即表示同意《亿速云用户服务条款》

保证Redis缓存与数据库一致性的方法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3-03-29 16:28:48 来源:亿速云 阅读:115 作者:iii 栏目:开发技术

本文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保证Redis缓存与数据库一致性的方法是什么”,内容详细,步骤清晰,细节处理妥当,希望这篇“保证Redis缓存与数据库一致性的方法是什么”文章能帮助大家解决疑惑,下面跟着小编的思路慢慢深入,一起来学习新知识吧。

    1、四种同步策略:

    想要保证缓存与数据库的双写一致,一共有4种方式,即4种同步策略:

    1. 先更新缓存,再更新数据库;

    2. 先更新数据库,再更新缓存;

    3. 先删除缓存,再更新数据库;

    4. 先更新数据库,再删除缓存。

    从这4种同步策略中,我们需要作出比较的是:

    更新缓存与删除缓存哪种方式更合适?应该先操作数据库还是先操作缓存?

    2、更新缓存还是删除缓存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应该采用更新缓存还是删除缓存的方式。

    2.1 更新缓存

    优点每次数据变化都及时更新缓存,所以查询时不容易出现未命中的情况。

    缺点更新缓存的消耗比较大。如果数据需要经过复杂的计算再写入缓存,那么频繁的更新缓存,就会影响服务器的性能。如果是写入数据频繁的业务场景,那么可能频繁的更新缓存时,却没有业务读取该数据。

    2.2 删除缓存

    优点操作简单,无论更新操作是否复杂,都是将缓存中的数据直接删除。

    缺点删除缓存后,下一次查询缓存会出现未命中,这时需要重新读取一次数据库。从上面的比较来看,一般情况下,删除缓存是更优的方案。

    3、先操作数据库还是缓存

    下面,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应该先操作数据库还是先操作缓存。
    首先,我们将先删除缓存与先更新数据库,在出现失败时进行一个对比:

    3.1 先删除缓存再更新数据库

    保证Redis缓存与数据库一致性的方法是什么

    如上图,是先删除缓存再更新数据库,在出现失败时可能出现的问题:

    • 线程A删除缓存成功,线程A更新数据库失败;

    • 线程B从缓存中读取数据;由于缓存被删,进程B无法从缓存中得到数据,进而从数据库读取数据;此时数据库中的数据更新失败,线程B从数据库成功获取旧的数据,然后将数据更新到了缓存。

    • 最终,缓存和数据库的数据是一致的,但仍然是旧的数据

    3.2 先更新数据库再删除缓存

    保证Redis缓存与数据库一致性的方法是什么

    如上图,是先更新数据库再删除缓存,在出现失败时可能出现的问题:

    • 线程A更新数据库成功,线程A删除缓存失败;

    • 线程B读取缓存成功,由于缓存删除失败,所以线程B读取到的是缓存中旧的数据。

    • 最后线程A删除缓存成功,有别的线程访问缓存同样的数据,与数据库中的数据是一样。

    • 最终,缓存和数据库的数据是一致的,但是会有一些线程读到旧的数据。

    经过上面的比较,我们发现在出现失败的时候,是无法明确分辨出先删缓存和先更新数据库哪个方式更好,以为它们都存在问题。后面我们会进一步对这两种方式进行比较,但是在这里我们先探讨一下,上述场景出现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呢?

    实际上,无论上面我们采用哪种方式去同步缓存与数据库,在第二步出现失败的时候,都建议采用重试机制解决,上面两幅图中已经画了。

    下面我们再将先删缓存与先更新数据库,在没有出现失败时进行对比:

    保证Redis缓存与数据库一致性的方法是什么

    如上图,是先删除缓存再更新数据库,在没有出现失败时可能出现的问题:

    • 线程A删除缓存成功;

    • 线程B读取缓存失败;

    • 线程B读取数据库成功,得到旧的数据;

    • 线程B将旧的数据成功地更新到了缓存;

    • 线程A将新的数据成功地更新到数据库。

    可见,进程A的两步操作均成功,但由于存在并发,在这两步之间,进程B访问了缓存。最终结果是,缓存中存储了旧的数据,而数据库中存储了新的数据,二者数据不一致。

    保证Redis缓存与数据库一致性的方法是什么

    如上图,是先更新数据库再删除缓存,在没有出现失败时可能出现的问题:

    • 线程A更新数据库成功;

    • 线程B读取缓存成功;

    • 线程A删除缓存成功。

    可见,最终缓存与数据库的数据是一致的,并且都是最新的数据。但线程B在这个过程里读到了旧的数据,可能还有其他线程也像线程B一样,在这两步之间读到了缓存中旧的数据,但因为这两步的执行速度会比较快,所以影响不大。对于这两步之后,其他进程再读取缓存数据的时候,就不会出现类似于进程B的问题了。

    最终结论:

    经过对比你会发现,先更新数据库、再删除缓存是影响更小的方案。如果第二步出现失败的情况,则可以采用重试机制解决问题。

    4、延时双删

    上面我们提到,如果是先删缓存、再更新数据库,在没有出现失败时可能会导致数据的不一致。如果在实际的应用中,出于某些考虑我们需要选择这种方式,那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答案是有的,那就是采用延时双删的策略,延时双删的基本思路如下

    1. 删除缓存;

    2. 更新数据库;

    3. sleep N毫秒;

    4. 再次删除缓存。

    	public void write(String key, Object data) {
            Redis.delKey(key);
            db.updateData(data);
            Thread.sleep(1000);
            Redis.delKey(key);
        }

    阻塞一段时间之后,再次删除缓存,就可以把这个过程中缓存中不一致的数据删除掉。而具体的时间,要评估你这项业务的大致时间,按照这个时间来设定即可。

    4.1 采用读写分离的架构怎么办?

    如果数据库采用的是读写分离的架构,那么又会出现新的问题,如下图:

    保证Redis缓存与数据库一致性的方法是什么

    此时来了两个请求,请求 A(更新操作) 和请求 B(查询操作)

    1. 请求 A 更新操作,删除了 Redis;

    2. 请求主库进⾏更新操作,主库与从库进行同步数据的操作;

    3. 请 B 查询操作,发现 Redis 中没有数据;

    4. 去从库中拿去数据;

    5. 此时同步数据还未完成,拿到的数据是旧数据;

    此时的解决办法就是如果是对 Redis 进行填充数据的查询数据库操作,那么就强制将其指向主库进⾏查询。

    删除失败了怎么办?

    如果删除依然失败,则可以增加重试的次数,但是这个次数要有限制,当超出一定的次数时,要采取报错、记日志、发邮件提醒等措施。

    5、利用消息队列进行删除的补偿

    先更新数据库,后删除缓存这⼀种情况也会出现问题,比如更新数据库成功了,但是在删除缓存的阶段出错了没有删除成功,那么此时再读取缓存的时候每次都是错误的数据了。

    保证Redis缓存与数据库一致性的方法是什么

    此时解决方案就是利用消息队列进行删除的补偿。具体的业务逻辑⽤语⾔描述如下:

    1. 请求 线程A 先对数据库进行更新操作;

    2. 在对 Redis 进行删除操作的时候发现报错,删除失败;

    3. 此时将Redis 的 key 作为消息体发送到消息队列中;

    4. 系统接收到消息队列发送的消息后再次对 Redis 进行删除操作;

    但是这个方案会有⼀个缺点就是会对业务代码造成大量的侵入,深深的耦合在⼀起,所以这时会有⼀个优化的方法,我们知道对 Mysql 数据库更新操作后再 binlog 日志中我们都能够找到相应的操作,那么我们可以订阅 Mysql 数据库的 binlog 日志对缓存进行操作。

    保证Redis缓存与数据库一致性的方法是什么

    读到这里,这篇“保证Redis缓存与数据库一致性的方法是什么”文章已经介绍完毕,想要掌握这篇文章的知识点还需要大家自己动手实践使用过才能领会,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的文章,欢迎关注亿速云行业资讯频道。

    向AI问一下细节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系站长邮箱:is@yisu.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