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温馨提示×

您好,登录后才能下订单哦!

密码登录×
登录注册×
其他方式登录
点击 登录注册 即表示同意《亿速云用户服务条款》

Kudu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1-12-09 10:15:16 来源:亿速云 阅读:286 作者:小新 栏目:大数据

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展示了“Kudu是什么”,内容简而易懂,条理清晰,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疑惑,下面让小编带领大家一起研究并学习一下“Kudu是什么”这篇文章吧。

kudu是什么?

kudu和Hbase类似也是一个分布式数据库,据官方给它的定位是提供”fast analytics on fast data”(在更新更及时的数据上做更快的分析)。

据说Cloudera曾经想直接通过修改HBase来支持kudu现在的功能,但是Kudu的数据模型和磁盘存储都与Hbase不同,改造会非常大,所以Cloudera决定干脆开发一个全新的存储系统。

0.作为Hadoop生态圈的一部分,对接生态系统的其他组件方便,会有官方提供的接口

1.kudu自己存储数据不依赖与HDFS存储;不依赖于zookeeper,将它的功能集成进了自身的TMaster;

2.和HBase类似的LSM结构,用于支持数据的随机读写。

3.有表结构,需定义Schema信息
      - 必须定义唯一键,这就造成了写数据时多了一个判断唯一的过程。

  • 需在写入数据前定义好每一列的类型(方便做类似于parquet的列式存储)

  • 可以像关系型数据库一样用Alter增删列,不具有HBase动态列的特性

4.支持行级别的ACID

5.目前不支持二级索引

6.目前不支持BloomFilter优化join

7.核心模块用的C++来实现,没有full gc的风险

 

kudu解决了什么问题?

HDFS和HBase是大数据最常用的两种存储方式,它们的优缺点非常明显:

HDFS,使用列式存储格式Apache Parquet,Apache ORC,适合离线分析,不支持单条记录级别的update操作,随机读写性能差。这个就不多说了,用过HDFS的同学应该都知道这个特点。

HBase,可以进行高效随机读写,却并不适用于基于SQL的数据分析方向,大批量数据获取时的性能较差

那为什么HBase不适合做分析呢?

因为分析需要批量获取数据,而HBase本身的设计并不适合批量获取数据

1)都说HBase是列式数据库,其实从底层存储的角度来说它并不是列式的,获取指定列数据时是会读到其他列数据的。看过我之前文章的同学应该比较清楚就不多说了。相对而言Parquet格式针对分析场景就做了很多优化。

2)HBase是LSM-Tree架构的数据库,这导致了HBase读取数据路径比较长,从内存到磁盘,可能还需要读多个HFile文件做版本合并。

LSM 的中心思想就是将随机写转换为顺序写来大幅提高写入操作的性能,但是牺牲了部分读的性能。
随机读写是指对任意一个位置的读和写,磁盘随机读写慢是因为需要寻道,倒带才可以访问到指定存储点,而内存不需要,可以任意指定存储点

为了让数据平台同时具备随机读写和批量分析能力,传统的做法是采用混合架构(hybrid architecture),也就是我们常说的T+1的方式,数据实时更新在HBase,第二天凌晨同步到HDFS做离线分析。这样的缺点很明显,时效性差,数据链路长,过程复杂,开发成本高。

这个时候Kudu出现了,它是介于HDFS和HBase两者之间的一个东西如下图所示,

Kudu是什么

它不及HDFS批处理快,也不及HBase随机读写能力强,但是反过来它比HBase批处理快(适用于OLAP的分析场景),而且比HDFS随机读写能力强(适用于实时写入或者更新的场景),这就是它能解决的问题。

以上是“Kudu是什么”这篇文章的所有内容,感谢各位的阅读!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分享的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想学习更多知识,欢迎关注亿速云行业资讯频道!

向AI问一下细节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系站长邮箱:is@yisu.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AI